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667|回复: 0

[02.11]评论:没有“乔布斯”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2-11 10:20:5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-->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 柳传志难以改变联想命运
 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
  在遭遇11个季度以来的首度亏损后,联想创始人柳传志重返联想董事局主席职位,原主席杨元庆任CEO,这被认为是联想过冬的重大调整。这个组合的意义在于,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而导致企业大幅削减IT的成本,联想未来的增长点只能更多的关注中国业务,尤其是个人电脑市场。因此,有“柳传志重返联想,联想回归国内”的说法。
  市场舆论很快被柳传志这位传奇式人物的回归所吸引,并由此对联想度过寒冬做出乐观的推测和判断。坦率的讲,柳传志重掌大局或能提振公司内部士气,激发凝聚力,提升公众尤其投资人的信心,但是,却无法改变联想长久以来缺乏方向与核心竞争力的事实。
  联想就如中国其他电子、家电企业一样,有同样的成长壮大的经历,目前面临同样的困境。这些企业最初都是依靠廉价成本的组装产品获得市场份额,并随之创建自有品牌。在主打产品的市场份额遭遇饱和后,开始走多元化与国际化的道路。如联想进军手机,海尔(进军PC、手机等)、TCL(进军手机等)莫不如此,进行所谓的多元化“产品组装”和跨领域抢市场。在此期间,一些企业进行海外并购,如TCL、海尔等,2004年,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。但是,中国公司的跨国并购并未获得成功,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并无多大提升。
  这种中国式的多元化和国际化,本质上是复制最初成功的路径,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域,通过廉价组装抢占低端市场。在此过程中,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改变技术落后的面貌而跻身行业领袖。也就是说,中国企业在PC、家电、手机等领域相互竞争同样的低端市场,并将这一竞争市场扩展到全球。
  苹果公司成功的进军手机市场,依赖的是技术性革命以及引领潮流的产品设计。联想的多元化只不过依靠过去“技工贸”模式进行手机的外观式组装。在近几年,中国国产品牌的多元化战略遭遇“山寨机”潮流的打击,国产品牌手机行业已经全军覆灭,而上网本的推出,也正在打击联想这样的个人电脑业务。
 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,联想与众多中国企业一样,国产品牌遭遇国际知名公司构成的“天花板”,导致无法挤占高端市场,而低端市场更遭受山寨的凶猛蚕食,这才是中国没有核心技术支撑的国产品牌最大的危机。联想的困局就在于,在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情况下,自己组装产品的成本根本无法与外包竞争,与山寨相比更无优势,在中国产能过剩以及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,只能深入农村和第三世界国家,这是一个品牌下行的过程。
  大多数中国企业并没技术上突破屏障的勇气、坚持和方向,而退身于仅仅追求赚钱的传统投资。一个伟大的企业必须创造革命性的技术贡献并改变人类的生活。目前来看,联想在国际化的外壳下,仍和几十年前中关村的一家技工贸民营企业没有太大区别,只是汗湿的T恤衫换成了香薰的西服,而现在即使这种原始的加工组装模式,也遇到了山寨革命带来的危机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<!--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蓝色动力网络微信平台
网站管理,业务合作联系邮箱: admin#lansedongli.com    QQ:13412492 限网站业务问题.
网站帐号、密码、密保找回请使用注册邮箱,发送邮件至 password#lansedongli.com ,否则不予受理.
免责声明:本论坛所有文字和图片仅代表其个人观点.
本站某些资料或文章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来信告知,我们会在三天内删除.
为了给大家一个更好的交流场所,请勿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,请合作,谢谢!
Copyright © 2007-2025 Corporation Powered by网吧系统 版权所有    程序:Discuz! X3.5

Archiver|手机版|蓝色动力网络 ( 浙ICP备11043737号-1|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45号 )  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